去年济南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,跻身全球二线城市

2019-01-28 14:33:00 来源:大众日报 大字体 小字体 扫码带走
打印

  鲁网1月28日讯  2018年是济南跨越赶超进程中极为重要的一年。2018年济南生产总值达7856.56亿元 增长7.4%,主要指标增幅领跑全省,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,首次进入“亚洲城市50强”,直接跻身“全球二线城市”。

  一年来,济南市上下牢记习近平总书记“两个走在前列、一个全面开创”的殷切嘱托,解放思想、改革创新,雷厉风行、快干实干,全力推进“1+454”体系,圆满完成了济南市十六届人大二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,各项工作成效显著,开创了省会经济社会发展新局面。

  关键词:“四个中心”

  完成“三年有突破”既定目标

  坚持咬定发展第一要务不放松,“四个中心”建设实现历史性突破。经济综合实力整体跃升。济南市生产总值达到7856.56亿元、增长7.4%,高于全省平均水平1个百分点;固定资产投资增长9.6%,高于全省5.5个百分点,增幅全省第一;一般公共预算收入完成752.8亿元、增长11.2%,税收占比达到82.3%,收入增幅和税收占比均居全省前列;进出口总额增长16.2%,高于全省8.5个百分点。主要指标增幅领跑全省,经济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,首次进入“亚洲城市50强”,直接跻身“全球二线城市”。

  金融支撑作用明显增强。新引进金融机构88家,各类金融机构达到660家;完成金融业增加值831亿元、占济南市GDP比重10.6%,实现税收收入144亿元,均居全省首位;济南市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达到17060.1亿元、居全省首位,本外币贷款余额达到16059.9亿元、增长11.9%;新三板挂牌企业总数达到163家、居全省首位,融资额占全省53.8%。

  物流辐射效应日益凸显。国家5A级物流企业达到11家、国家级示范物流园区2家,均居全省第一;社会物流总额增长13%,从全省第五位跃升至第三位;研究出台物流专项规划,成功举办2018年中国物流企业家年会,入选国家物流枢纽承载城市,荣获“改革开放40年城市物流发展成就奖”。

  科技创新活力加速释放。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6%,万人有效发明专利拥有量达到29.28件,入围“全省高新技术企业创新能力百强”企业达到19家,均居全省首位;国家级知识产权保护中心获批建设;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(济南)正式启用;高新区生产总值突破千亿,在全国168个国家级高新区综合排名由第15位跃升至第11位,居全省第一。济南综合科技创新水平指数及增幅均居全省首位。

  关键词:新旧动能转换

  450平方公里先行区直管区全面启动建设

  坚持推动高质量发展不动摇,新旧动能转换呈现强劲态势。承接动能转换的载体加快布局拓展。其中,450平方公里的新旧动能转换先行区直管区全面启动建设,“三桥一隧”正在强力推进,总投资1500多亿元的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园等八大项目集中开工建设,储备项目超过200个;45平方公里的国际医学科学中心建设快速推进,国家健康医疗大数据北方中心、山东质子治疗中心等核心项目破土动工,山东第一医科大学将于今年9月实现招生;西客站片区正在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央企总部城,新东站片区正在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省企总部城,内陆港核心区正在规划建设57平方公里的高端物流集聚区,沿经十东路正在规划建设100平方公里的齐鲁科创大走廊等。

  支撑动能转换的优势产业加快发展壮大。大数据与新一代信息技术、智能制造与高端装备两大产业主营业务收入均突破3000亿元,软件和信息服务业占据全省半壁江山,医疗康养、文旅产业达到千亿规模,重汽、浪潮两大企业集团营业收入突破千亿。现代金融、现代物流、人力资本产业融合发展,新一代信息技术产业集群获评全省唯一支持的支柱产业集群,大数据应用等8个产业集群入围全省首批现代优势产业集群,数量居全省首位。

  引领动能转换的创新成果加快落地转化。其中,全球首个全国量子计算与测量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揭牌,量子计算与量子雷达、量子芯片实现产业化;新一代神威E级原型机系统在国家超算济南中心正式启用。

  关键词:改革开放

  城市改革热度指数位居全国第五

  坚持破除瓶颈制约不止步,改革开放迈出坚实步伐。重点领域改革成效显著。全面实施“一次办成”改革,市场主体增速由全省第16位升至第1位,总量一举突破80万户。济阳实现撤县设区,国资国企改革深入推进,医药卫生改革取得积极进展,农村产权流转交易市场体系“三台共建”模式向全国推广。我市被评为“2018中国企业营商环境十佳城市”,城市改革热度指数位居全国第五。

  对外开放深入推进。国际内陆港加快建设,被授予全国首个“国家智慧物流创新先行区”;新东站投入使用,石济客专、济青高铁开通运营;相继开通济南至巴黎、比利时和赫尔辛基的洲际航线。境外企业联盟总数达到5个。

  双招双引成果丰硕。承办举办了儒商大会等23项重大国际性会议活动,组织开展了美国硅谷新一代信息技术对接会等20余项对外招商推介活动。引进市外投资形成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2%,实际到账外资增长40%以上,总量跃居全省第二位。省外新签约项目投资总额位居全省第一,引进世界500强项目23个、大院大所和高端研发机构103家,泰山产业领军人才新入选数量全省第一,城市创新环境竞争力排名全国第九。

  关键词:功能品质

  一举退出全国十大拥堵城市行列

  坚持提升功能品质不停歇,城乡面貌焕发崭新气象。城市载体快速增加。建筑业增势强劲,各类建筑在建工程总面积首次突破1亿平方米。道路交通日益顺畅。轨道交通1号线提前一年建成通车,北园大街西延高架提前开通,当年开工当年打通28条瓶颈路,150公里BRT走廊成网运行,一举退出全国十大拥堵城市行列。市容市貌更加整洁。全年共拆除违法建设3428万平方米,建绿透绿150.3万平方米,建成口袋公园、街头游园103处等。生态环境明显改善。空气质量良好以上天数达到192天、同比增加12天,在169个城市排名中退出后20,蓝天白云、繁星闪烁渐成常态。文明程度不断提升。荣获2018中国领军智慧城市称号,人民群众自豪感、荣誉感、归属感大大增强。

  关键词:民生社会事业

 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

 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不偏移,民生社会事业取得显著成效。全年办理市人大代表建议276件、政协提案558件,全面完成18件民生实事,民生社会事业投入占市级财政支出比重达到76.6%。乡村振兴扎实推进。1县5镇50个村入选全省乡村振兴“十百千”工程示范创建名单。

  脱贫任务基本完成。济南市916个贫困村全部摘帽退出,17.56万现行市定标准贫困人口实现脱贫。

  富民增收步伐加快。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.8亿元,新增城镇就业18.95万人,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5.2万人,城镇登记失业率2.06%、低于控制目标1.44个百分点,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.5%,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8.0%。

  社会保障拓面提质。社会保险参保人数创历史新高,被征地农民社保资金落实率达到90%以上,实施职工医保 “二次报销”政策,连续14年提高企业退休人员养老待遇,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础养老金实现“八连涨”,国家居家和社区养老服务改革试点深入推进,新增养老服务设施218处。城市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月616元,农村低保标准提高到每人每年4928元。首批入选全省医养结合示范市。

  生活条件明显改善。济南市棚改安置房开工71351套,备受瞩目的经十一路棚户区改造项目提前竣工入住。整治改造老旧住宅小区761.5万平方米,既有住宅加装电梯竣工186部、占全省80%以上。完成农村危房改造3254户。

  文教事业健康发展。累计竣工中小学幼儿园151所,首次确立幼儿园生均公用经费制度,普惠幼儿园占比达到85.7%,开工中小学幼儿园集中就餐场所129处,实现主城区学校学生就餐和课后延时服务全覆盖。旅游消费总额突破1100亿元,增长13.3%。

  社会大局和谐稳定。平安济南建设深入推进,实现273天街面“两抢”零发案,打掉涉黑涉恶组织团伙165个,抓获涉黑涉恶违法犯罪团伙成员1125名。

(转自新锐大众)

责任编辑:赵家豪